100位歷史名人16歲那年的故事(四)
#歷史名人十六歲的時候在干嘛#
接上篇。
尼古拉斯·奧古斯特·奧托:為了找工作和獲取商業經驗,16歲時輟學。他曾在鎮上的雜貨店打工,后又到法蘭克福當職員,還做過推銷員。皮薩羅:16歲想去發現新大陸。科爾特斯:16歲在薩拉曼卡大學學習法律。托馬斯·杰斐遜:16歲時在詹姆斯·莫里牧師的學校就讀。伊莎貝拉一世:16歲已經開始參與宮廷斗爭。斯大林:16歲時,進入第比利斯一所東正教中學讀書,他成績優秀并獲得了獎學金。在此期間他接觸到一些革命書籍,并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凱撒:16歲時愷撒娶秦納之女為妻。威廉一世:16歲的威廉已經是諾曼底公爵,且被封為騎士,在所屬公爵領地執政。弗洛伊德:16歲時在利奧波德地區實科中學讀書。愛德華·詹納:在一家醫院里一邊學解剖一邊工作。倫琴:16歲在荷蘭一家私立學校學習,父母希望他將來繼承家里的毛紡廠。巴赫:16歲在米歇爾學校唱詩班學習。老子:16歲的老子應該在跟隨商容學習。伏爾泰:16歲在路易大帝高中接受教育,父親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名法官。開普勒:16歲在讀中學。費密:16歲就讀中學,學習出色。歐勒:16歲在巴塞爾大學學習,師從著名數學家伯努利。盧梭:16歲他離開日內瓦,此后他在一些地方流浪,沒有固定的住所。馬基雅維利:16歲在學習拉丁文。馬爾薩斯:16歲在接受家庭教育。61.尼古拉斯·奧古斯特·奧托(1832-1891),德國發明家
奧托出生于德國,幼年喪父。奧托1876年制造出第一臺四沖程內燃機,這是后來數以百萬計內燃機的原始樣機。內燃機在工業上具有普遍的使用價值,可用來驅動汽車、輪船、摩托車,甚至是飛機上不可或缺的動力設備。1939年以前,所有的飛機都采用奧托的循環內燃機作為發動機。
62.皮薩羅(1475-1541),西班牙文盲探險家
皮薩羅出生于西班牙,47歲時從西班牙探險家那里知道了印加帝國,受到科爾特斯征服墨西哥事跡的鼓舞,他決意征服印加帝國。1531年,56歲的皮薩羅帶領一支不足200人的隊伍從巴拿馬啟航,去征服人口逾600萬的印加帝國,居然成功了。這是軍事史上驚人的事。皮薩羅對南美的征服,使西班牙的宗教和文化傳播到南美。
63.科爾特斯(1485-1547),墨西哥征服者
科爾斯特出生于西班牙麥德林,16歲在薩拉曼卡大學學習法律,17歲棄學從軍,19歲離開西班牙到新世界尋找財富。1511年,他參加西班牙征服古巴的活動,此后與西班牙駐古巴總督妻子的妹妹結婚,后被任命為圣地亞哥市市長。1519年,科爾斯特率兵前往墨西哥,最后征服了墨西哥。
64.托馬斯·杰斐遜(1743-1826),美國第三任總統
杰斐遜出生于弗吉尼亞一個貴族家庭,16歲時在詹姆斯·莫里牧師的學校就讀。1761-1765年,他專門學了5年法律,并于1767年取得律師執照,此后當了7年律師,為以后從政打下了良好基礎。1769年,成功競選為弗吉尼亞議員,開始走上政壇。1775年,作為弗吉尼亞代表參加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會上當選為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的首席委員,執筆起草《獨立宣言》。1800年,杰斐遜當選美國第三任總統,四年后連任,他的當選標志著美國兩黨輪流執政的開始。在他任期內,最著名的行動就是購買路易斯安那,使美國領土增加了一倍。晚年,杰斐遜致力于發展教育事業,籌建了弗吉尼亞大學。
65.伊莎貝拉一世(1451-1504),哥倫布資助人
伊莎貝拉是支持哥倫布遠航的西班牙王后。她出生于西班牙馬德里,她同父異母的兄弟亨利四世是卡斯蒂利亞的國王。18歲時,伊莎貝拉自己做主嫁給了阿貢王國繼承人費迪南。當時西班牙分裂為4個王國:卡斯蒂利亞王國、阿貢王國、格林納達、納瓦爾王國。最后費迪南和伊莎貝拉統一了西班牙。
伊莎貝拉在位期間最值得一提的事情是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哥倫布的探險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伊莎貝拉對哥倫布探險的財政支持,使大部分南美及中美洲國家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66.斯大林(1879-1953),蘇聯領導人
斯大林出生于高加索格魯吉亞,父親是鞋匠,經常酗酒,11歲時父親去世。16歲時,斯大林進入第比利斯一所東正教中學讀書,他成績優秀并獲得了獎學金。在此期間他接觸到一些革命書籍,并深受馬克思主義影響。1903年,斯大林參加布爾什維克派。1924年,列寧去世后,斯大林成為最高領導人。在斯大林領導下,蘇聯迅速實現了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1937年,蘇聯工業產值已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二戰爆發后,斯大林領導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
67.凱撒(公元前100-公元前44),羅馬軍事領袖
凱撒出生于羅馬一貴族家庭,16歲時愷撒娶秦納之女為妻。凱撒是一位成功的軍事統帥,他描述自己征戰經歷的《高盧戰記》一直被視為文學經典之作。他又是一個聲名狼藉的唐璜式人物。凱撒最主要的成就是征服高盧。
68.威廉一世(1027-1087),征服英國
威廉一世出生于法國諾曼底,是諾曼底公爵羅伯特一世唯一的兒子。8歲的威廉繼承父位成為新的諾曼底公爵,但因為年幼不得不依賴封建貴族的庇護。貴族們的野心大于忠心,一度出現爭權奪利的局面。經過同封建貴族的多次戰爭,威廉最終控制了領地。
當時英國的統治者愛德華無子嗣,由于愛德華的母親是威廉的姑奶奶,因此指定威廉為繼承人。1066年,愛德華去世后,英國最有權勢的貴族哈羅德被定為新國王,威廉決計進攻英國。威廉擊敗哈羅德,在倫敦加冕為英格蘭國王。
69.弗洛伊德(1856-1939),精神分析學奠基人
弗洛伊德出生于今天捷克境內的一個猶太家庭,4歲時全家前往維也納。1881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學位,此后一直從事心理學研究。1900年,弗洛伊德發表《夢的解析》。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法用于神經性疾病的治療。他所提出的很多術語,如俄狄浦斯情結、自我、超我,如今成為了慣用語。
70.愛德華·詹納(1749-1823),發明牛痘接種技術預防天花
愛德華·詹納發展和推廣了牛痘接種技術,這是一種預防天花病的方法。由于詹納的貢獻,今天地球上消滅了天花。詹納出生于英格蘭,12歲開始跟一位內科醫生當學徒,后來在一家醫院里一邊學解剖一邊工作。45歲時,詹納在當地已經是一名有名的外科醫生。
詹納能發明牛痘接種技術,是聽到了當地牛奶工和農夫的說法,人如果染上牛痘就不會得天花,而牛痘本身對人無害。詹納通過調查、實驗和寫作,把一種民間傳說變成了拯救無數人生命的實踐。
詹納首次接種牛痘實驗
71.倫琴(1845-1923),X射線的發現者
倫琴出生于德國,1869年在蘇黎世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在以后的19年里他在一些大學任教。1888年,倫琴被任命為維爾茨堡大學物理學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長,在這里,他發現了X射線。1901年,倫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X射線最著名的應用是醫學,包括牙科診斷、放射治療。
72.巴赫(1685-1750),偉大的作曲家
巴赫是第一個把各國不同風格的音樂成功糅合在一起的人。巴赫生于德國,巴赫家族是個音樂世家,父親是出色的小提琴手,兩個叔叔也是作曲家。10歲時,巴赫成為孤兒。1723年,巴赫38歲時在萊比錫的圣托馬斯教堂獲得了一個領唱者的職位,這是他得到過的最好的職位,不過勉強維持家里的生計。
巴赫不像莫扎特、貝多芬那樣生前就赫赫有名。巴赫是高產的作曲家,一生共計創作800多首各類音樂作品。他希望用音樂為教堂服務,因此他的音樂大部分是宗教音樂。
73.老子,道家學派創始人
老子的《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之作。老子,名李耳,生于春秋末期,曾在周朝管圖書,孔子曾向老子問禮。老子的主要思想是“道”。
74.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運動先驅
伏爾泰是阿魯埃的筆名,生于巴黎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個律師,母親出生一個貴族家庭。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名法官,他學過法律但是又放棄了。在法國大革命前夕,伏爾泰寫了一些政治詩,因而被投入巴士底獄。在獄中,他寫下了史詩《亨利亞德》。1718年,伏爾泰獲釋后不久,他的劇作《奧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大獲成功。24歲,伏爾泰已經名揚天下,在此后60年里一直是法國文學的領頭人。
伏爾泰的思想是法國啟蒙運動的主流。1734年出版的《哲學書簡》,被認為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開端。
75.開普勒(1571-1630),發現行星運動三大定律
開普勒出生于德國,從小對天文學感興趣。23歲時,開普勒在格拉茨的大學里擔任數學和天文學教師。后來,受到著名天文學家第谷的邀請到 布拉格附近的天文臺擔任第谷的助手。作為第谷的繼承人,開普勒接受了第谷留下的研究材料,這些都是無價之寶。
1609年,開普勒出版《新天文學》,闡述了有關行星運行的頭兩個定律。10年后,開普勒又發現了第三個定律。開普勒的定律,提供了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完整正確描述,解決了天文學的一個基本問題。
76.費密(1901-1954),第一座核反應堆的設計者
費密出生于意大利羅馬,他學習十分出色,21歲就從比薩大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26歲在羅馬大學任教授。此時他發表了第一篇論文,發展了統計理論并運用它來描述現在被稱為“費密子”的粒子裂變。費密的理論使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原子核。1933年,費密提出了β射線的衰變理論。由于在熱中子轟擊方面的發現,費密于193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由于愛因斯坦給羅斯福總統寫信,美國開始建核反應堆,費密被任命為組長,組織建立世界上第一個核反應堆。1942年,第一座核反應堆成功運行,由于這次成功,美國決定全速實行曼哈頓計劃。第100個化學元素——鐨,就是為了紀念費密而命名。
77.歐勒(1707-1783),瑞士數學家
歐勒出生于瑞士,自小成績優越,13歲進入巴塞爾大學,先學神學,后改學數學。17歲便獲得巴塞爾大學碩士學位。20歲應俄國葉卡捷琳娜一世邀請進入圣彼得堡科學院,23歲成為這里的物理學教授。兩年后,歐勒一個眼睛失明了,但他仍然高強度地工作。后來另一個眼睛也失明了。歐勒的公式揭示了三角函數與虛數的關系,是數學中被最廣泛運用的公式之一。
78.盧梭(1712-1778),著名哲學家
盧梭出生于瑞士的日內瓦,16歲他離開日內瓦,此后他在一些地方流浪,沒有固定的住所。盧梭的著作有《社會契約論》、《懺悔錄》。
79.馬基雅維利(1469-1527),意大利哲學家
馬基雅維利出生于意大利佛羅倫薩,父親是律師。7歲跟隨老師學習拉丁文。1494年,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的統治被推翻,成立了佛羅倫薩共和國。29歲的馬基雅維利在政府獲得了一個職位。1512年,美第奇家族卷土重來,馬基雅維利被免職,次年被捕入獄。
馬基雅維利的著作有《君主論》,他希望有一位強有力的君主統一意大利。
80.馬爾薩斯(1766-1834)
馬爾薩斯出生于英國,有先天兔唇,18歲以前在家接受家庭教育,18歲進入劍橋大學耶穌學院,畢業后成為一名神職人員。1793年成為耶穌學院的研究員,1805年被任命為東印度公司學院的歷史和政治經濟學教授,在這個職位上一直到去世。1798年,馬爾薩斯發表《人口論》,基本理論是人口增長快于食品供應的增長,人類將生活在貧窮甚至饑餓之中。
他是第一個強調人口膨脹問題重要性的人,并使該問題引起知識界的關注。
馬爾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