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歡的方式,收獲熱愛的生活-成長
從初中時起,我的想法就與其他人稍微有點不一樣。盡管才十歲出頭,我就已經相當堅持自己的意見,為了堅信正確的事情和父母頂嘴。父母告訴班主任,班主任就把我叫到前臺去,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斥責我。我委屈得都快哭了,但所有同學哈哈大笑,因為他們還不理解這是怎么一回事。
高中,因為意外,也因為自己的堅持,我念了三年“高三”。第一年我悶在家里完全靠自律和自學努力了半年,提高了100多分,但最后還是與夢想的大學失之交臂。第二年我在國外,第三年環游中國,去所有我感興趣的城市,也在一些地方干活,然后我回來再次參加了高考,帶著清晰的目標去念了大學。
應該說,早上兩年學給了我不小的折騰空間。該去一板一眼做許多事情的年紀,我卻做出了許多“錯誤”的選擇。不過,我總覺得我這樣一個想法和問題此起彼伏的人,多經歷和折騰正好有利于我沉淀,生活本身也會顯得不虛此行。
17歲那年,我頂著很大的壓力去了印度,并待了一年的時間,在班加羅爾加冕了我的成人禮,完成了人生中許多個第一次,并回國把流浪進行到底。
19歲開始,我花了極長的時間遠離人群,用閱讀和寫作貫穿我的整個大學生涯,在北京靠近居庸關的一個被遺忘的小山村里,求索一些自己描述不清的問題的答案。
畢業,工作,依然在跳躍的嘗試中。我進過國企、上市公司、創業公司、工作室,做過文案、記者、編輯、行政、營銷策劃,涉足汽車、教育、互聯網、電影,工作其實也是一場互相提問與求索的過程,有時我問不到答案,有時我也回答不出別人的問題。
20多年,倏地就這么過去了。有趣的是,當身邊循規蹈矩的同學面臨選擇的躊躇越來越多,后悔也越來越多時,我卻越來越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且從未后悔。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知道,人只有過自己真正喜歡的生活,才能收獲真正的快樂。我不僅愿意和所有人這么說,更愿意為之付出代價,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付出了很多很多的代價,只是為了能一直走在自己認定的路上。
而在那般堅持許久之后,有一段時間,我突然開始明白,不管一個人的想法在別人看來有多么不倫不類,經歷在別人看來有多么亂七八糟,只要他一直在堅持、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最終就不會白費。于我而言,曾經那么多此消彼長、直教人心神不定的想法,最終竟然真的都平靜下來,黯淡下去,只留下最清晰的那個想法。
我從2023年開始嘗試做一個專職寫作者,經歷了那么多有趣、無趣,喜悅、悲抑,激情、無力,堅持、放棄,徘徊、前行,我終于令人“滿意”地找到了值得為之付出也愿意為之付出的事情。
發生了那么多故事,記述了那么多故事,也付出了那么多與文字有關的青春,我確信我已經走上了一條我真正熱愛而且能賴以為生的道路。現在的我每天都感覺自己充實而美好,點點滴滴都看得見令人愉悅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