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朋的兩次放棄-人物
無論蘇有朋的臉如何年輕,我們已然從他出道20年的時間和閱歷中,讀出現在的他絕對不會還是從前那個青春陽光的“乖乖虎”了。雖然,他的笑容依然燦爛,但是那背后一定是有內容有故事的,他的“優質偶像”作用影響了幾代人,尤其是作為同齡人,“小虎隊”曾是學生時代的我們可望不可及的“貼畫”。但是,如果你順著他的人生軌跡往前追溯,他的兩次放棄值得人深思。
1988年7月,臺灣開麗唱片公司推出一檔“電視新春爭霸戰”節目,對象皆是青少年學生,內容頗為清新,由三位女生組成“小貓隊”擔任主持人助理,節目大受歡迎。于是有人便提出應加入三個男生助理才能使畫面陰陽平衡。因此,開麗唱片公司貼出廣告招聘三位男生。經過層層考核以及對舞蹈、唱歌技能的挑選,“小虎隊”成員脫穎而出。他們就是“霹靂虎”吳奇隆、“小帥虎”陳志朋和“乖乖虎”蘇有朋。誰知這三位虎虎有生氣的青少年一上電視,便出盡了節目主持人的風頭。他們演唱的歌曲也很快走紅,于是,他們搖身一變成為第一支由學生組成的少年組合樂隊,短短數月便成為大陸、港臺青少年的偶像。
人總會長大,于是,在人氣正高之時,蘇有朋選擇了放棄。他們三個是流著淚分手的,他們向歌迷唱著“請相信我們明天一定會再見,就像白云離不開藍天……”而解散。此后,他們開始各自的人生,有的上學,有的服兵役。
蘇有朋去了英國讀書,在那個陌生的環境里,沒有了粉絲,開始新的生活。“之所以離開,是因為我看到了大家對我的期望值與實際的我的落差。”他說,“等著我,幾年后。”
幾年后,蘇有朋學成歸來,他的事業開始了轉型期。很久沒有唱歌,他已經不是以前的“乖乖虎”了,而他也從未涉足過影視,因此那段時間他壓力很大。
這時,有電視公司向他拋出橄欖枝,邀請他去主持一些綜藝節目。如果做主持人,那也不錯,能夠賺錢養家,至少可以經常在電視上露露面。可是,主持人有前途嗎?在大家眼中,他依然是那個活潑的“乖乖虎”,他不愿意這樣,他已經長大,他要轉變形象,他需要的是成熟。于是,他不斷地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嗎?他沒有選擇做主持人,而是選擇堅持做自己。
五個月后,《還珠格格》招募演員,他成功進入。正是因為這個戲,讓蘇有朋在內地擁有了一批新觀眾,也為他的事業開辟了一個新的空間,由此他踏上影視界。
轉瞬間過了10年,在這10年里,蘇有朋主演了《情深深雨蒙蒙》《絕代雙驕》《倚天屠龍記》《情定愛琴海》等,他的事業進入了成熟期和豐收期,用自己的實力和演技開創了人生的新天地。
如今的蘇有朋已經擺脫了“乖乖虎”的奶油氣,而是以一個成熟男人的形象出現在觀眾面前。而這,又完全跟他的兩次放棄有關。在火熱的時候,他能夠保持冷靜;在失落的時候,他仍鎮定。他不為榮譽和暫時的安逸誘惑,而是勇敢的放棄,這種從容和灑脫值得學習。其實這也體現了他的睿智和遠見,因為暫時放棄的,將來他都會擁有的,并且擁有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