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看日本的眼光-社會
中國人看日本,確實有幾個毛病。其一是先天的:一說日本就扯到中國,好像除了漫畫,滿日本看見的都是中國文化。中國人在日本很快就學會彎腰撅腚,而西方人不會,日本人學他們握手,這正是中日文化同根的現象。但橘過淮為枳,何況過了海。“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不能用中國人的眼光和心思一廂情愿地詮釋日本。
例如有篇文章介紹皇太子的女兒上學也得跟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樣帶飯盒,寫這么一句:“吃的自然是冷飯冷菜。”這是用中國的“冷”觀念描述日本,其實誤導了我們的認知。日本人自古好生冷,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和食即是如此。
有一個毛病像是后天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好,打鬼借助鐘馗也好,當我們談論日本時,我們在談論中國。這使我們偏激,凡事都說日本好。看現在的日本也需要把它放在日本的歷史當中看。譬如有一位名人說:“二戰”前的東京沒法跟上海比,但現在中國沒有哪座城市能夠跟日本隨便哪座城市比。恐怕事實是“二戰”前的東京沒法比的是上海的租界,而不是籠統的上海。
聽說國內有這么個說法:“不管你多么厭惡日本,去一趟就喜歡了。”真就有此類報道,一名中國軍官參觀日本,看見街上沒有穿軍裝的,軍校里不講軍國主義,感動得回國就要送女兒去日本留學。倒是女兒說:“你怎么去日本一個星期就變成‘親日家’了?”這樣的“親日家”再淺薄不過了。哪怕“不拆墻咱們也是一家子”,可人心還隔著肚皮,鄰居哪里會知道這家子的表叔數不清,何況是鄰國。
日本是這樣的。日本人常說自己是小小的島國,這是長久跟所謂地大物博的中國相鄰而形成的傳統觀念。放眼世界,日本并不小。日本的陸地面積在世界230個國家中位居62,比德國、英國大,比韓國和朝鮮合起來還大。我們對日本的認識每每是傳聞,叫它“小日本”,但若真以為它小那就有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