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禮和儀的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
國學(xué)經(jīng)典 《禮記》10則傳世名句!人際交往,貴而有禮
《禮記》是以散文寫成的,有的短小生動的故事闡明道理,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其中富有大量的格言、警句,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與傳誦。
【第1句】: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出自漢·戴圣《禮記·曲禮》。人有了禮儀,便會安定和諧,沒有了禮儀規(guī)范,便會有危險(xiǎn)了。文明禮貌是生活的根基,沒有了文明禮貌,就沒有了最根本的道德底線。
【第2句】: 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
出自漢·戴圣《禮記·禮運(yùn)》。任用有智慧的人,要注意發(fā)揮其機(jī)智的長處,去其因機(jī)智而可能衍生的奸詐因素;任用勇武的人,要充分發(fā)揮其勇氣可嘉的優(yōu)點(diǎn),去其因血?dú)庵露菀讋优娜秉c(diǎn);任用仁德之人,既要看到其博愛天下的胸懷,也要防止其濫愛而縱容了惡人此言任用人才要取其長而去其短,從而充分發(fā)揮所用人才的最大效益。
【第3句】: 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恥之。
出自漢·戴圣《禮記·雜記下》。擁有綽綽有余的豐饒土地,而民眾卻很貧窮,這是君子引以為恥的。高尚品德和靈魂的人,都把自己本身的力量貢獻(xiàn)于社會,他們的偉大和崇高,在于毫無私心,處處為他人著想,正是在不斷的奉獻(xiàn)中,他們完善著自己的品格,實(shí)現(xiàn)著人生的價值。
【第4句】: 以德報(bào)德,則民有所勸;以怨報(bào)怨,則民有所懲。
出自漢·戴圣《禮記·表記》。以恩德報(bào)答恩德,民眾則會努力做善事;以怨恨報(bào)復(fù)怨恨,民眾則會有所懲戒。對那些損害自己的人要持有寬容之心,對那些對自己有所幫助的人要抱有感恩之心。
【第5句】: 傲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出自漢·戴圣《禮記·曲禮上》。驕傲不可以去滋長,欲望不可以去放縱,志氣不可以自滿,享樂也不可以到了極點(diǎn)。做事情,一定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不可以過分的放縱、滿溢、極端。
【第6句】: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出自漢·戴圣《禮記·表記》。失足,指行為舉止不當(dāng)。失色,指對人態(tài)度不當(dāng)。失口,指言語不當(dāng)。君子對于他人不表現(xiàn)出失當(dāng)?shù)呐e止、失當(dāng)?shù)膽B(tài)度、失禮的言語。此言君子應(yīng)當(dāng)加強(qiáng)道德修養(yǎng),凡事要合于“禮”。
【第7句】: 善則稱人,過則稱己,則民不爭。
出自漢·戴圣《禮記·坊記》。則,就、那么。稱,稱頌、贊許,此為歸功于。過,過失。有成績就歸功于別人,有過失就歸于自己,那么老百姓就都知謙讓而不爭了。此言統(tǒng)治者自己加強(qiáng)修養(yǎng)是使民風(fēng)歸于淳厚的前提。用今天的話來說,修身養(yǎng)性,領(lǐng)導(dǎo)應(yīng)該以身作則,為群眾作出榜樣。
【第8句】:禮之于正國也,猶衡之于輕重也,繩墨之于曲直也。
出自漢·戴圣《禮記·經(jīng)解》。禮對于治理國家來說,仿佛用衡器稱輕重,用墨線校正曲直。倫理道德是保證社會和諧的基本規(guī)范,一個道德淪喪的社會是不可能和諧發(fā)展的。
【第9句】: 內(nèi)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出自漢·戴圣《禮記·儒行》。稱,稱贊,此指舉薦。辟,同“避”。舉薦人才,內(nèi)不避親近之人,外不避仇怨之人。此言為國舉才薦賢要以有沒有才能為依據(jù),而不是以關(guān)系親疏而定。
【第10句】: 臨財(cái)毋茍得,臨難毋茍免。
出自漢·戴圣《禮記·曲禮上》。毋:不。茍:茍且,隨便。遇到了財(cái)物,不要隨意的去獲得;遇到了危難,不要隨意逃脫。
關(guān)于濟(jì)慈的經(jīng)典名句有哪些
【第1句】:聽到的聲音很美,那聽不到的聲音更美。《希臘古甕頌》
【第2句】:此地長眠者,聲名水上書。《墓志銘》
【第3句】:我看不出是哪種花草在腳旁,什么清香的花掛在樹枝上;在溫馨的幽暗里,我只能猜想這個時令該把哪種芬芳賦予這果樹,林莽,和草叢,這白枳花,和田野的玫瑰,這綠葉堆中易謝的紫羅蘭,還有五月中旬的嬌寵,這綴滿了露酒的麝香薔薇,它成了夏夜蚊蚋的嗡縈的港灣。《夜鶯頌》
【第4句】:她將是朵盛開不敗的鮮花,如果你永遠(yuǎn)愛她!《希臘古瓶頌》
【第5句】:美與真是一回事,這就是說美本身。
【第6句】:四季測量著一年的行程。
【第7句】:哦,雪白的純樸具有何等大的威力!
【第8句】:愛情中的甜漿可以抵消大量的苦液,這就是對愛情的總的褒譽(yù)。
【第9句】:青春的夢想,是未來真實(shí)的投影。
【第10句】:我的心在痛,困頓和麻木。刺進(jìn)了感官,有如飲過毒鴆,又像是剛剛把鴉片吞服,于是向著裂溪忘川下沉;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運(yùn),而是你的快樂使我太歡欣。《夜鶯頌》
【第11句】:許多富有創(chuàng)見的人并沒有想到這一點(diǎn)他們被習(xí)慣引入歧途。
【第12句】:只有在得到生活的驗(yàn)證之后,諺語對你來說才成其為諺語。
你喜歡哪些國學(xué)經(jīng)典名句
↑↑ 關(guān)注【文學(xué)名句】溫暖情懷的文學(xué),動人心坎的名句 → 記得點(diǎn)贊 ←
《周易》
00【第1句】: 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
00【第2句】: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
00【第3句】: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00【第4句】: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00【第5句】: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00【第6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尚書》
00【第7句】: 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00【第8句】: 滿招損,謙受益。
《左傳》
00【第9句】: 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0【第10句】: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0【第11句】: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0【第12句】: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0【第13句】: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0【第14句】: 多行不義,必自斃。
0【第15句】: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0【第16句】: 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國語》
0【第17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0【第18句】: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0【第19句】: 時不至,不可強(qiáng)生;事不究,不可強(qiáng)成。
《戰(zhàn)國策》
0【第20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0【第21句】: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0【第22句】: 亡羊而補(bǔ)牢,猶未遲也。
0【第23句】: 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
0【第24句】: 圖窮而匕首現(xiàn)。
0【第25句】: 爭名者于朝,爭利者于市。
《孫子兵法》
0【第26句】: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0【第27句】: 故兵貴勝,不貴久。
0【第28句】: 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fù);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
0【第29句】: 故善戰(zhàn)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dāng)∫病?/p>
0【第30句】: 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0【第31句】: 兵之形,避實(shí)而擊虛。
0【第32句】: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0【第33句】: 后人發(fā),先人至。
0【第34句】: 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0【第35句】: 故知己知彼,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
0【第36句】: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谷梁傳》
0【第37句】: 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0【第38句】: 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為人。
《老子》
0【第39句】: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0【第40句】: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0【第41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0【第42句】: 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0【第43句】: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0【第44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0【第45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0【第46句】: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禮記》
0【第47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
0【第48句】: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0【第49句】: 好學(xué)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0【第50句】: 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0【第51句】: 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0【第52句】: 獨(dú)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0【第53句】: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0【第54句】: 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0【第55句】: 來而不往,非禮也。
0【第56句】: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0【第57句】: 善學(xué)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xué)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0【第58句】: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0【第59句】: 苛政猛于虎也。
《墨子》
0【第60句】: 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言不信者行不果。
0【第61句】: 貧則見廉,富則見義。
0【第62句】: 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
0【第63句】: 強(qiáng)者不劫弱,貴者不傲賤。
0【第64句】: 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
0【第65句】: 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 若視其身。
0【第66句】: 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0【第67句】: 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莊子》
0【第68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0【第69句】: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0【第70句】: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0【第71句】: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0【第72句】: 人生天地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0【第73句】: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0【第74句】: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管子》
0【第75句】: 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0【第76句】: 倉廩實(shí)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0【第77句】: 不作無補(bǔ)之功,不為無益之事。
0【第78句】: 福不擇家,禍不索人。
0【第79句】: 得眾而不得其心,則與獨(dú)行者同實(shí)。
0【第80句】: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
0【第81句】: 擇可言而后言,擇可行而后行。
0【第82句】: 君子使物,不為物使。
0【第83句】: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
0【第84句】: 明大數(shù)者得人,審小計(jì)者失人。
0【第85句】: 善人者,人亦善之。
0【第86句】: 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
0【第87句】: 勿多言,多言多敗;勿多事,多事多患。
0【第88句】: 言不周密,反傷其身。
0【第89句】: 一年之計(jì),莫如樹谷;十年之計(jì),莫如樹木;終身之計(jì), 莫如樹人。
0【第90句】: 知子莫若父。
0【第91句】: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荀子》
0【第92句】: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0【第93句】: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0【第94句】: 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 吾賊也。
0【第95句】: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0【第96句】: 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0【第97句】: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
0【第98句】: 君子之學(xué)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0【第99句】: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00. 積之而后高,盡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10【第1句】: 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韓非子》
10【第2句】: 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qū)蠅,蠅愈至。
10【第3句】: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
10【第4句】: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10【第5句】: 禍難生于邪心,邪心誘于可欲。
10【第6句】: 思慮熟則得事理,行端直則無禍害。
10【第7句】: 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
10【第8句】: 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10【第9句】: 器滿則傾,志滿則覆。
1【第10句】: 遠(yuǎn)水不救近火。
1【第11句】: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列子》
1【第12句】: 得時者昌,失時者亡。
1【第13句】: 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
1【第14句】: 積于柔,必剛;積于弱,必強(qiáng)。
1【第15句】: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1【第16句】: 慎爾言,將有和之;慎爾行,將有隨之。
1【第17句】: 治國之難在于知賢,而不在自賢。
1【第18句】: 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
《呂氏春秋》
1【第19句】: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1【第20句】: 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
1【第21句】: 得十良馬,不若得一伯樂;得十良劍,不若得一歐冶。
1【第22句】: 井中之無大魚也,新林之無長木也。
1【第23句】: 一引其綱,萬目皆張。
1【第24句】: 欲勝人者,必先自勝。
《離騷》
1【第25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生之多艱。
1【第26句】: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論語》
1【第27句】: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第28句】: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第29句】: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第30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第31句】: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第32句】: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第33句】: 朝聞道,夕死可矣。
1【第34句】: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第35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第36句】: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1【第37句】: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1【第38句】: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1【第39句】: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1【第40句】: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第41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第42句】: 言必行,行必果。
1【第43句】: 欲速則不達(dá),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第44句】: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1【第45句】: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第46句】: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1【第47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第48句】: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1【第49句】: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第50句】: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1【第51句】: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第52句】: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第53句】: 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1【第54句】: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1【第55句】: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第56句】: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孟子》
1【第57句】: 達(dá)則兼濟(jì)天下,窮則獨(dú)善其身。
1【第58句】: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1【第59句】: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第60句】: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1【第61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第62句】: 獨(dú)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1【第63句】: 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1【第64句】: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1【第65句】: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第66句】: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第67句】: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第68句】: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1【第69句】: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1【第70句】: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1【第71句】: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第72句】: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第73句】: 當(dāng)今之世,舍我其誰。
1【第74句】: 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1【第75句】: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詩經(jīng)》
1【第76句】: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第77句】: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第78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第79句】: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1【第80句】: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 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1【第81句】: 我東曰歸,我心西悲。
1【第82句】: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第83句】: 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1【第84句】: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1【第85句】: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第86句】: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1【第87句】: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第88句】: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第89句】: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1【第90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第91句】: 投之以桃,報(bào)之以李。
1【第92句】: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1【第93句】: 殷鑒不遠(yuǎn),在夏后之世。
1【第94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1【第95句】: 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第96句】: 投我以木桃,報(bào)之以瓊瑤。
1【第97句】: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1【第98句】: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1【第99句】: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200.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你喜歡哪些名句?留言說一說。
關(guān)注【文學(xué)名句】遇見動人語言是美妙的緣,總有貼心文字溫暖著你我
↓↓ 記得點(diǎn)贊,喜歡就分享和收藏 ↓↓
國學(xué)經(jīng)典《禮記》有哪些必讀的經(jīng)典名句
謝邀:《禮記》里的必讀經(jīng)典太多了,隨便提幾個吧,以拋磚引玉。
天無私覆,地?zé)o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多私者不義,揚(yáng)言者寡伩;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敖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臨財(cái)勿茍得,臨難勿茍免
……
說出一句關(guān)于勞動的名句
勞動致富,勤勞發(fā)家。
網(wǎng)絡(luò)照片。
為什么很少有關(guān)于國學(xué)經(jīng)典的動畫片
謝謝,點(diǎn)擊關(guān)注,總會有你喜歡噠O(∩_∩)O
以下只是咿呀的個人見解,不代表其他人。
國學(xué)經(jīng)典,論語,成語故事的動畫國內(nèi)不是沒有拍過。
先如今有中國少兒國學(xué)經(jīng)典動畫是中央電視臺出品的,包含在央視熱播的四部國學(xué)動畫片——《中華勤學(xué)故事》、《中華德育故事》、《至善之道》、《五子說》,共計(jì)13片DVD,126集,每一集一個小故事,向孩子講述中華五千年最經(jīng)典和著名的國學(xué)故事,是值得每一個中國孩子觀看的動畫片。
時間再往前追溯,上海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也拍了很多相關(guān)的動畫,如《曹沖稱象》、《鷸蚌相爭》、《螳螂捕蟬》,《女媧補(bǔ)天》······這些動畫雖然不長,但融合了水墨,剪影,彩泥等多種特色,同時也展現(xiàn)了中國的民族文化。這個時期的這類動畫還是受到了廣大人喜愛。
但是國學(xué)經(jīng)典,論語,成語故事本身就是以教育為主要目的,在這個前提下制作出來的動畫說教味自然就會濃重一些,就這一點(diǎn)來說,人們還是更傾向于輕松幽默的動畫。雖然現(xiàn)在人們對這些越來越重視,但是要制作成一部好的優(yōu)秀的動畫還是需要時間的。因此,這類型的動畫制作不多。
有哪些關(guān)于“大鵬”的文學(xué)知識和古詩名句
這個問題比較大,簡要復(fù)之。
“鵬”在古代文藝作品中使用頻率頗高,是一種正面的文學(xué)意象。
【第1句】:有關(guān)意象略述
就現(xiàn)存文獻(xiàn)看,這個意象的起源來自莊子的《逍遙游》(當(dāng)然在莊子之前,應(yīng)有更古老的傳說),他的描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它是一種巨大的魚(鯤),也是一種由大魚變成的極大的鳥(鵬):既是兩物,也是一物。
對“鵬”(即是原典的“鯤鵬”)這個意象、或說對其象征性的研究,現(xiàn)當(dāng)代的文論很多,目前仍時有見到,自然是見仁見智。但總而言之,最基本的幾點(diǎn)是統(tǒng)一的。通俗點(diǎn)講,大體上,是:它象征著自由,以及向往、追求自由的過程;它意味著不懼一切的果決精神,以及對世俗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它體現(xiàn)了志存高遠(yuǎn),俯瞰天下,超越自我的境界;同時,原典本身存在的世事變幻莫測以及大小、物我思辨等等哲學(xué)角度方面的寓意,也常在具體的文學(xué)作品中有所顯示。
【第2句】:相關(guān)文學(xué)作品舉例
關(guān)于鵬(即鯤鵬)的文學(xué)作品很多,上述《莊子?逍遙游》是最早、最為聞名者。歷代流傳較廣的,以古詩名句為例:
江淹《雜體詩?鮑參軍昭戎行》(節(jié)摘):“鷦鵬不能飛。玄武伏川梁。鎩翮由時至。感物聊自傷。”
李白《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jì)。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杜甫《泊岳陽城下》:“江國逾千里,山城僅百層。岸風(fēng)翻夕浪,舟雪灑寒燈。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
韓愈《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奉使羌池靜,臨戎汴水安。沖天鵬翅闊,報(bào)國劍铓寒。曉日驅(qū)征騎,春風(fēng)詠采蘭。誰言臣子道,忠孝兩全難。”
王安石《萬事》:“萬事黃粱欲熟時,世間談笑漫追隨。雞蟲得失何須算,鵬鶡逍遙各自知。”
附圖“鯤鵬云”
下圖攝影者佚名,冥紙灰摘沒有版權(quán)要求的網(wǎng)絡(luò)圖片。致謝!
這圖很有意思,似魚似鳥,不知多大,個人認(rèn)為較契合莊子原意。遂命名為“鯤鵬云”。
關(guān)于相逢的詩詞名句有哪些
謝謝邀答。
(1)相逢紅塵內(nèi),高揖黃金鞭,萬戶垂楊里,君家阿那邊。<李白>
(2)相逢一醉是前緣,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蘇軾>
(3)相逢方一笑,相送還成淚。
(4)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5)十年離亂后,長大一相逢。
(6)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7)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8)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10)千里有緣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有什么關(guān)于商人的名句
商人重利輕離別。
這句話是古代詩人來諷刺商人的。卻道出了商人這一群體的內(nèi)心深處的悲哀:逐利是商人的原動力,要保持對利潤、利益長期的追逐性,商人必須舍棄一些東西,這就包括與親人朋友相聚的時間。
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很多商人要想賺錢、抓住商機(jī),就非得在別人勞作的時候勞作,別人休息的時候加倍勞作了。比如五一、十一、春節(jié)、周末等,都是大眾休息的時候,卻是各大商場生意最火爆加班加點(diǎn)的時候。比如一家早餐店,在你還在被窩里享受熟睡美夢的時候,老板娘已經(jīng)冒著寒冬刺骨寒風(fēng)、蝕骨冰水開始準(zhǔn)備上百份早餐了。
要成為商人,就得拋棄好生活。
同時,這也說明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重感情、重離別的人,很難成為成功的商人。很難想象像李白一樣重情“不及汪倫送我情”文人雅士、像武松一樣重情義“路見不平一聲吼”的人能成為成功的商人。
重感情、重離別,你就成不了成功的商人。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現(xiàn)實(shí)是骨感的。千萬不要想什么便宜都占、什么好事都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