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雁字的詩詞句
【第1句】:請找出4句以上含有”雁”字的詩句,并注明出處,越多越好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高適 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上秋帆遠(yuǎn),白帝城邊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武威作二首》 匈奴終不滅,塞下徒草草.唯見鴻雁飛,令人傷懷抱!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 西風(fēng)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guān)》 雨霽雞棲早,風(fēng)高雁陣斜——陸游《幽居》 風(fēng)翻白浪花千片,雁點(diǎn)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 今年寒到江鄉(xiāng)早,未及中秋見雁飛.—— 陸游在《夜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盧綸的《塞下曲》 胡雁度日邊,風(fēng)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長飛雪,來雁遙傳沙塞寒.——賀朝《從軍行》 蘆酒燒蓬媛,霜鴻捻箭看.黃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將軍》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向北飛.—— 李益《春夜聞笛》 秋雁多夜飛,前群后孤來.——梅堯臣《秋雁》。
【第2句】:含有”雁”字的詩句
初聞?wù)餮阋褵o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 李商隱(霜月)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
雁聲遠(yuǎn)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溫庭筠(瑤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愿隨孤月影,流照伏波營.
---------沈如筠(閨怨)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1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李清照《聲聲慢》
2月夜憶舍弟 杜甫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3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4杜甫懷李白的“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
5懷弟的“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6溫庭筠的《蘇武廟》,“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7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8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9登蛾眉亭-李白
蒼壁孤亭立,凋年獨(dú)上時。帆歸空渚早,雁落信潮遲。
煙火連三郡,波瀾動兩眉。袁宏成絕響,李白厭諛辭。
10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作者: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11
潭州送韋員外迢牧韶州
杜甫
炎海韶州牧,風(fēng)流漢署郎。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輝光。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涼。洞庭無過雁,出疏莫相忘。
12 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diǎn)滴到天明。
【第3句】:帶有“雁”字的古詩句
唐]韋應(yīng)物的《聞雁》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賞析】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韋應(yīng)物由尚書比部員外郎出任滁州刺史。
首夏離京,秋天到任。這首《聞雁》大約就是他抵滁后不久寫的。
這是一個秋天的雨夜。獨(dú)坐高齋的詩人在暗夜中聽著外面下個不停的淅淅瀝瀝的秋雨,益發(fā)感到夜的深沉、秋的凄寒和高齋的空寂。
這樣一種蕭瑟凄寂的環(huán)境氣氛不免要觸動遠(yuǎn)宦者的歸思。韋應(yīng)物家居長安,和滁州相隔兩千余里。
即使白天登樓引領(lǐng)遙望,也會有云山阻隔、歸路迢遞之感;暗夜沉沉,四望一片模糊,自然更不知其眇在何處了。故園的眇遠(yuǎn),本來就和歸思的悠長構(gòu)成正比,再加上這漫漫長夜、綿綿秋雨,就更使這歸思無窮無已、悠然不盡了。
【第1句】:二兩句,上句以設(shè)問起,下句出以慨嘆,言外自含無限低徊悵惘之情。“方”字透出歸思正殷,為【第3句】:四高齋聞雁作勢。
正當(dāng)懷鄉(xiāng)之情不能自已的時候,獨(dú)坐高齋的詩人聽到了自遠(yuǎn)而近的雁叫聲。這聲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顯得分外凄清,使得因思鄉(xiāng)而永夜不寐的詩人浮想聯(lián)翩,觸緒萬端,更加難以為懷了。
詩寫到這里,戛然而止,對“聞雁”而引起的感觸不著一字,留給讀者自己去涵詠玩索。“歸思后乃說聞雁,其情自深。
一倒轉(zhuǎn)說,則近人能之矣。”(沈德潛《高詩別裁》) 光從文字看,似乎詩中所抒寫的不過是遠(yuǎn)宦思鄉(xiāng)之情。
但滲透在全詩中的蕭瑟凄清情調(diào)和充溢在全詩中的秋聲秋意,卻使讀者隱隱約約感到在這“歸思”、“聞雁”的背后還隱現(xiàn)著時代亂離的面影,蘊(yùn)含著詩人對時代社會的感受。 沈德潛說:“五言絕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蘇州之古澹,并入化機(jī)”(《說詩晬語》)。
古澹,確是韋應(yīng)物五言絕句的風(fēng)格特征。從這首《聞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絕句“意當(dāng)含蓄,語務(wù)舂容”的特點(diǎn)的同時,有意識地運(yùn)用古詩的句格、語言與表現(xiàn)手法,以構(gòu)成一種高古澹遠(yuǎn)的意境。
詩句之間,避免過大的跳躍,語言也力求樸質(zhì)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第1句】:二兩句還雜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這種風(fēng)格,與白居易一派以淺易的語言抒寫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判然屬于兩途。
池鶴 【唐】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群雞里有風(fēng)標(biāo)。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zhuǎn)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 臨風(fēng)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賞析】 這是一只被囚的鶴,它的品格和儀表與眾不同(鶴立雞群),不會像鸕鶿那樣侍奉權(quán)貴,也不會像鸚鵡那樣討好別人。鶴的鳴聲美。
漢以后,詩文中常以“鳴鶴”或“鶴鳴”喻君子。本詩借物抒懷,以囚鶴自喻,一個“悵”字,表現(xiàn)了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和無奈,表達(dá)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
當(dāng)時詩人被貶江州司馬,開始“吏隱”,在廬山建草堂,思想從“兼濟(jì)天下”轉(zhuǎn)向“獨(dú)善其身”,閑適、傷感的詩漸多 。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尋常百姓家。
為迎新燕入, 不下舊簾遮。 翅濕沾微雨, 泥香帶落花。
巢成雛長大, 相伴過年華。 【賞析】 燕子秋去春來,巢于檐下,民間視為吉祥物。
“尋常百姓家”即借鑒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正因?yàn)檠嘧硬幌迂殣鄹弧②呇赘絼荩魅艘病安幌屡f時簾”,熱情的迎接燕子的歸來。
古詩中燕子往往象征著幸福的生活。它們雙宿雙飛,本詩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
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詩人隱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樂,足見詩人之樂。詩歌生動的描繪了燕子的生活習(xí)性,表達(dá)了燕子與老百姓的深厚情誼。
【第4句】:含有”雁”字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唐代:韋應(yīng)物《聞雁》)
翻譯: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高齋獨(dú)坐聽雁聲陣陣傳來。
【第2句】:旅雁向南飛,風(fēng)雨群初失。饑渴辛勤兩翅垂,獨(dú)下寒汀立。——(宋代:朱敦儒《卜算子·旅雁向南飛》)
翻譯:遠(yuǎn)行的大雁向南飛翔,風(fēng)雨中與雁群失散。饑渴辛苦的大雁雙翅無力地下垂,只好獨(dú)宿于清冷的河中小洲。
【第3句】:萬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飛。——(唐代: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翻譯:我被流放到萬里之外、土地荒蕪的南方,路途中看到三春時的大雁正朝北飛去。
【第4句】:雁帖寒云次第,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guān)山道,又到西風(fēng)撲鬢時。——(清代:納蘭性德《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
翻譯:秋風(fēng)正濃,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飛,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難回,猶白騎著瘦馬,一年又一年,迤邐在古道之上,讓西風(fēng)撲面而來。
【第5句】: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yáng)州一覺。云澹星疏楚山曉。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宋代:吳文英《夜游宮·人去西樓雁杳》)
翻譯:人離去后西樓就變得空空如也,鴻雁也早已經(jīng)飛往遠(yuǎn)方而渺無蹤影。與舊日朋友暢敘別離之情也只能在那虛幻的夢境。我和你站立在河橋上,傾述著分別以后的彼此的相思與深情。話還沒有說完,卻被窗外鳥兒的啼聲驚醒了。只見外面云淡星稀,天才剛剛拂曉,楚山迷蒙不清。
【第6句】: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唐代:崔顥《雁門胡人歌》)
翻譯:雁門郡東接古代燕國,郡內(nèi)高山峻嶺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邊境附近。
【第7句】: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唐代:王維《使至塞上》)
翻譯: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云天。
【第8句】: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唐代:王維《次北固山下》)
翻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時才能到達(dá),希望北歸的大雁捎到洛陽去。
【第9句】: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翻譯: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一個人獨(dú)自躺上眠床。仰頭凝望遠(yuǎn)天,那白云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dú)倚的亭樓。
【第10句】: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唐代:杜甫《月夜憶舍弟》)
翻譯: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鳴叫。
【第5句】:帶有雁字的詩句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 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 高適《別董大二首》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 王維《使至塞上》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 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三》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 王灣《次北固山下》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鴻雁在云魚在水。
—— 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 杜甫《孤雁》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xì)w》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 韋應(yīng)物《聞雁》木落雁南度,北風(fēng)江上寒。 ——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舉頭忽見衡陽雁。
—— 陳達(dá)叟《菩薩蠻·舉頭忽見衡陽雁》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 溫庭筠《商山早行》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 劉徹《秋風(fēng)辭》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 杜甫《月夜憶舍弟》殘星幾點(diǎn)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 趙嘏《長安晚秋》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fēng)月閑。
—— 李煜《長相思·一重山》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 杜甫《天末懷李白》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 曹操《蒿里行》雁聲遠(yuǎn)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 溫庭筠《瑤瑟怨》。
【第6句】:含有”雁”字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李白(唐)《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第2句】: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第3句】: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仲淹《漁家傲》【第4句】:西風(fēng)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毛澤東(近代)《憶秦娥婁山關(guān)》【第5句】:雨霽雞棲早,風(fēng)高雁陣斜——陸游《幽居》【第6句】:風(fēng)翻白浪花千片,雁點(diǎn)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樓晚眺景物鮮奇》【第7句】:今年寒到江鄉(xiāng)早,未及中秋見雁飛。
—— 陸游《夜歸》【第8句】: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 盧綸《塞下曲》【第9句】:胡雁度日邊,風(fēng)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第10句】:天山漠漠長飛雪,來雁遙傳沙塞寒。——賀朝《從軍行》【第11句】:蘆酒燒蓬媛,霜鴻捻箭看。
黃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將軍》【第12句】: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向北飛。
—— 李益《春夜聞笛》。
【第7句】:帶雁字的古詩詞
《菩薩蠻·舉頭忽見衡陽雁》年代: 唐 作者: 李白舉頭忽見衡陽雁。
千聲萬字情何限。叵而薄情夫。
一行書也無。 泣歸香閣恨。
和淚掩紅粉。待雁卻回時。
也無書寄伊。《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dú)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聲聲慢·尋尋覓覓》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dú)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diǎn)點(diǎn)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菩薩蠻·滿宮明月梨花白》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滿宮明月梨花白,故人萬里關(guān)山隔。金雁一雙飛,淚痕沾繡衣。
小園芳草綠,家住越溪曲。楊柳色依依,燕歸君不歸。
《蝶戀花·南雁依稀回側(cè)陣》年代: 宋 作者: 晏殊南雁依稀回側(cè)陣。雪霽墻陰,偏覺蘭芽嫩。
中夜夢馀消酒困。爐香卷穗燈生暈。
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歡,未免縈方寸。
臘后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fēng)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