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2~6歲的兒童喜歡聽英語故事?
學語言,首先是要聽和說。聽得多了,自然就會說。聽是掌握流利英語的鑰匙,英語是聽出來的。要想掌握英語,聽是唯一的途徑。要想學會真正的英語,必須進行大量的、能聽得懂的、重復性的聽力練習。要想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必須先磨煉出一雙英文耳朵。
學英語,最關鍵的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聽。如何進行聽力練習最有效?
有兩個要點:一是選擇的聽力材料要有趣而且易于理解;二是大量地重復收聽。這兩點非常重要。首先,選擇的聽力材料難度要合適。
如果太難,孩子聽不懂,那就什么也學不到。這就是為什么一開始就看動畫片或者聽英語廣播并不能幫助孩子的原因。這些內容太快,太難了。如果聽不懂,就無法進步。
所以,選容易的英語材料來練習聽力,聽力進步才會快。選擇易于理解的聽力材料只是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就是重復收聽。
那到底要聽多少遍呢?大多數人要永久記住新的詞匯需要重復聽30遍,而對整句要達到流利地、能夠迅速理解的地步,需要重復聽50~100遍!
聽英語,從聽什么內容開始?英語故事。孩子一開始如果只是聽故事,而不結合圖畫,是很難理解的。于是孩子們聽故事就與故事書緊密地結合起來。
故事書不只是看,更重要的是需要聽,因此家長在選擇兒童故事書時,圖畫和語音兩者都很重要。孩子最初聽故事的時候,是不用認字的。
因此,故事的趣味性與畫面最重要,先要把孩子吸引到故事中來,孩子才會聽故事。一些家長在一開始就把這些故事書當作閱讀識字的材料,在孩子學習英語的早期階段,故事書更多地是用來聽,而不是用來識字的。
由于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用英語講故事通常不是家長的強項,因此選擇帶有原版音頻的故事書很重要。
因此,家長最初給孩子選英語故事書的時候,先挑選一些孩子對中文故事情節非常熟悉的繪本來入門比較好。
在選擇音頻的時候,家長要選擇那些讀得緩慢清晰、聲情并茂的版本,聽故事是孩子學好英語最關鍵的活動,通過反復聽大量的英語故事,逐步磨煉孩子的英文耳朵。
最吸引孩子的兒童英語故事書,應該是那些曾獲得國際大獎的兒童英語繪本,也就是圖畫書。這些故事書文字優美、畫面生動、充滿創意,是兒童用來學習英語故事最優秀的素材。 孩子是為了聽故事,如果你剛好有這些中文版圖書,又有英文版的錄音,不妨直接利用這些中文繪本,讓孩子邊看圖,邊聽英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