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僧這個人-人生
唐僧師徒連帶白馬,合稱“五圣”。這五圣,暗中與五行相對應(yīng)。孫悟空是金,唐僧是火,八戒是木,回目中已明說了,小白龍自然是水,而毫不起眼的沙和尚,卻占了五行體系中最為核心的土。
從相克的一面來看:靠著緊箍咒,加上有觀音乃至如來撐腰,唐僧是能管束住猴子的,這是火克金;八戒犯老毛病,就怕悟空使棒子打他的孤拐,這是金克木;沙僧在徒弟中排行第三,居八戒之下,這是木克土;龍馬地位最低,是土克水。從相生的一面來看,八戒時常在唐僧面前給悟空上眼藥,一方面打擊悟空,另一方面則是鞏固師父的權(quán)威,這可以算作木生火;作為取經(jīng)靈魂人物的悟空,按照土生金的原理,幫襯他的該是沙僧。對照故事中的具體描寫,這個說法也大致站得住腳。
悟空有智慧,有本領(lǐng),光明磊落,水平獨(dú)高,在一個群體中,這種人物往往是眾矢之的,很難做人。做領(lǐng)導(dǎo)的唐僧看不慣,不免借題發(fā)揮,時不時整他一整,免得他尾巴翹得太高。八戒忌妒加不服,遇到機(jī)會就攛掇老板給他念緊箍咒,公報(bào)私仇一番。沙僧寡言少語,但他服膺悟空的本事和為人,能幫腔時幫幫腔,對八戒也敢略加諷刺。
妖怪每次幻化為人,總瞞不過悟空的火眼金睛,只有唐僧堅(jiān)信不疑。八戒呢,有時他是實(shí)在抗拒不了美色和美食的誘惑,有時則是裝糊涂,故意和悟空搗亂,好看他的熱鬧。這時候,沙和尚多半會幫悟空說話,不過他的話理由不充分,翻來覆去總不離“大師兄從來沒看錯過”之類,殊不知這樣說是最招唐僧反感的,不是嗎?以前的事證明了悟空的正確,不就等于證明了師父的不正確嗎?
沙和尚忠厚老實(shí),符合土“厚德載物”的特性。他貢獻(xiàn)不多,貴在持久,一向任勞任怨,從不說過頭話,授銜會上的評語也是“登山牽馬有功”。
沙僧老實(shí),不等于他笨。他的機(jī)敏和別人不同,不是通過“為”,而是通過“不為”表現(xiàn)出來的。唐僧第一次趕走悟空,八戒、沙僧都不曾費(fèi)一個字替他求情,所以悟空把沙僧從黃袍老怪的妖洞里救出后,就開玩笑罵他不夠意思:“你這個沙尼!師父念《緊箍兒咒》,可肯替我方便一聲?都弄嘴施展!”說得沙僧羞慚不已。
然而慚愧歸慚愧,唐僧因悟空打殺一眾強(qiáng)盜而第二次趕他走,緊箍咒念不住口,痛得悟空滿地亂滾,沙僧則仍和上次一樣,一言不發(fā)。世道人情本就如此:順?biāo)浦鄣暮檬拢l都不妨做做,若要他拔一毛而利天下,冒點(diǎn)風(fēng)險主持一下公道,他就斷乎不肯為了。
從這些地方,便見出老沙的世故,平時不吭聲不等于沒城府。六耳獼猴假冒行者,觀音明明已經(jīng)為悟空擔(dān)保了,沙僧卻仍舊疑慮不消。回花果山探實(shí)情,悟空的筋斗云快,想先行一步,老沙趕忙扯住,怕悟空“先去安根”,要跟他一起走,讓悟空哭笑不得。
說起來,沙僧在三個徒弟中出身最苦。下凡之前,名為“大將”,職務(wù)卻是“卷簾”,實(shí)際上是個侍候人的小角色:安排玉帝的車馬,上車下車時掀掀簾子,宴會上刷刷盤子,說起來還不如當(dāng)年在天上養(yǎng)馬的猴子。八戒犯法,是因?yàn)檎{(diào)戲仙子,多少還沾了點(diǎn)葷腥,不算冤枉。老沙的貶謫,只不過為打碎一只玻璃杯子!這便是小人物的悲哀。
但唯其如此,他才知道修得正果的可貴。因?yàn)樗炔幌裎蚩眨梢灾卣由剑膊幌癜私洌梢栽倩氐嚼掀派磉叀K菦]有退路可走的。沙僧在流沙河的日子不僅貧困,還要每七日遭受飛劍穿胸之苦,對于取經(jīng)這一千古良機(jī),他如何肯輕易放過、輕易糟蹋?
相對八戒的動輒要分財(cái)物散伙,沙僧的堅(jiān)定和悟空不相上下,只有一次,唯一的一次,他參與了八戒的分家,那還是因?yàn)椋帜脛e人的頭冒充唐僧的頭,使他相信唐僧已死。就這一次,以小見大,他的境界終究比不上悟空的。
沙僧的城府和心計(jì),披了軟弱的外衣;或者是,沙僧的軟弱,被人誤解為老謀深算。無論如何,老沙不簡單。可你想想啊,在這個成員各有背景的小團(tuán)體里,論出身,論資歷,論本事,皆不如人,沙僧也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