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姍:成長是向青春致敬的最佳方式-人物
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熱播之后,新人楊子姍以其清新的外形與充滿爆發力的演技廣受關注,人氣飆升。在電影里,楊子姍飾演的鄭微是個熱情四溢、敢愛敢恨的女子,生活中的她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宅女,一本書一盞茶就可以耗上一整天。雖然《致青春》的熱映為她贏得如潮的片約,但她依然偏愛那些與自己獨處的宅時光,因為對她來講,一個人只有在寂靜的狀態中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
觀照內心,與自我對話
2003年,楊子姍考入了南京藝術學院流行藝員班,尚且來不及規劃自己的未來,香港網劇《偵探學院》的制作方就向其拋出了橄欖枝。對方開出的酬勞極低,但楊子姍根本沒考慮那么多,只覺得自己才17歲就能演女一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網劇播出后反響平平,很快淹沒在了洪流般的互聯網作品當中。
此后的楊子姍除了拍拍廣告,客串一下演唱會,大部分的時間都宅在家里,有時一周都難得出門一次。2005年,楊子姍簽約大國文化公司,并發行了自己的首支單曲,知名度卻一直不高。那時的她內向羞澀,在臺灣幾乎沒有朋友,每天完成工作后,她就一個人回到公司提供的小公寓里,聽著電視里甜糯的臺灣腔,卻越發懷念那些用南京話跟朋友拌嘴的日子,常常不自覺地潸然淚下。但每次和父母打電話的時候,她總是笑嘻嘻地說自己正在跟朋友逛街,一晚上吃了七種臺灣美食……
也正是在這段日子里,楊子姍學會了跟自己玩游戲,壞情緒來襲的時候,她會跳出來觀察自己,琢磨自己的情緒規律,并與自我對話。后來楊子姍偶然從一位學佛的朋友那里聽到了一個詞——“觀心”,她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詞,覺得自己簡直就是無師自通。
一面惶恐,一面放歌
那時,楊子姍的工作重心一直放在演唱方面,被業內人士視為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但她的內心充滿矛盾:她愛唱歌,卻又害怕對著許多人唱歌。
2007年,楊子姍報名參加了江蘇衛視舉辦的《名師高徒》,她與藏在心底的那個自我進行了對話,說服自己摒除干擾勇敢挑戰。觀眾對這個身材纖弱,楚楚動人的小女生充滿懷疑,但在聆聽她的歌聲之后,整個現場瞬間沸騰了。楊子姍輕靈如一尾悠游的魚,仿佛小宇宙瞬間爆發。
出色的表現使楊子姍贏得了該比賽的亞軍,也讓孫楠毫不猶豫地收她為徒。孫楠十分珍視楊子姍的音樂才華,不厭其煩地指點唱功,還親自幫她把關造型、挑選唱片公司、商談錄歌事宜。
命運并沒有因為楊子姍的努力而給予她對等的回報,但她對際遇的安排并無異議,只是偶爾會對老師孫楠付出的心血感到不安。
青春逝去,亦可成長
隨著時光的流逝,楊子姍漸漸喜歡上了演戲。她簽約了楊紫瓊的經紀公司——星城娛樂有限公司,圈內的好友都說她仿佛在一夜之間變了一個人,從之前那個隨遇而安的姑娘變成了懂得經營自己的智慧女子。楊子姍卻說,成長是個美妙的東西,它賦予了生命各個階段不同的面貌。
2023年底,在一位前輩的推薦下,楊子姍接到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節目組的試鏡通知。她特意將《致青春》的小說熬夜讀了一遍,又按照劇本背下了不少臺詞,幾天后試鏡時,溫婉內向的楊子姍不見了,出現在導演趙薇面前的是一個陽光開朗,甚至有些男孩子氣的大眼睛女孩,與劇本中玉面小飛龍鄭微的形象不謀而合。就這樣,楊子姍成功拿到了女一號的角色,正式進入了《致青春》的劇組。
之后好一陣子,楊子姍心里都在打鼓,覺得自己的外形欺騙了趙薇,怕到時露了餡不好交代,又擔心自己缺少經驗演不好角色。于是她又用起了“觀心”的老辦法,再次通過靜坐、與自我交談等方式解除了自己的焦慮,抱著豁出去的態度正式開始演戲。
在電影的感染下,楊子姍也不由自主地回憶起了自己的青春,才發現自己因為“宅”而錯過了青春里本可以瘋狂的好時光。但她并不怎樣介意自己對青春的忽視,因為在她看來,生命的每一個過程都可以成長,也都值得享受,只要能好好把握當下,就是對青春致敬的最好方式。